2024-08-26
8月21日,2024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阳举办,校长金东寒应邀出席交流周重要活动,并与柬埔寨教育青年体育部国务秘书欧姆·罗姆尼会见。金东寒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学科发展以及与东盟区域合作,欧姆·罗姆尼表示希望未来加强人员交流,双方就依托优势领域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合作交换意见。党委副书记韩庆华出席交流周开幕式,并应邀出席“千校携手、共创未来”专题研讨会,代表我校作专题报告。
8月22日,由天津大学主办,贵州大学、贵州理工学院承办、中国-东盟中心及交流周组委会共同支持的“中国—东盟智慧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贵阳召开。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组委会原执行秘书长刘宝利、贵州大学副校长张大林、贵州理工学院院长潘良明、泰王国驻华大使馆教育公参钟鑫、印尼驻华大使馆参赞李健、马来西亚驻华大使馆参赞沙烈胡丁、文莱驻华大使馆二等秘书Fatin Hamzah、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庆华出席研讨会。开幕式由校长助理肖松山主持。
韩庆华首先代表主办方、中国-东盟工科大学联盟中方常设秘书处单位天津大学向嘉宾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学科发展及“中国-东盟工科大学联盟”建设所取得的最新成果。他指出,天津大学坚持开放办学,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东盟工科大学联盟经过十载耕耘,硕果累累,不仅成员单位已拓展至8国26所高校,还通过特色项目促成学者交流和学生流动。特别是在中马两国建交50周年之际,天津大学马来西亚留学生向习近平主席致信立志做中马友谊的传播者和推动者,切实推动我校与马来西亚的交流。国家主席习近平同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互致贺电中指出,两国友好事业后继有人,对此感到欣慰。此次研讨会,旨在汇聚各路英才,围绕智慧城市和可持续发展以及中国—东盟区域发展中的前沿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进一步推进中国东盟学术和科研交流合作,为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国际合作方案。
刘宝利表示,中国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人文相通,中国与东盟也是命运与共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中国与东盟关系已经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交往与合作不断加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已成为增进彼此了解与友谊、开展务实合作的亮丽名片,并已成功举办16年。天津大学在此期间已成功举办主题活动共8次,形成特色品牌项目。今年适逢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希望未来通过学术交流开展更多务实合作,进一步扩大联盟影响,推动联盟发展。
史忠俊表示,可持续发展是联合国框架下全球发展与合作的重中之重,智慧城市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中国和东盟都非常重视智慧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并已成为双方合作的重点领域,而大学就站在了智慧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最前沿。天津大学作为中国-东盟工科大学联盟牵头成员单位,通过举办各类学术活动为建设更具创新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中国-东盟共同体做出了贡献。中国-东盟中心作为政府间组织将致力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该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沙烈胡丁参赞首先阐释了智慧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表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一突出问题。可持续发展代表了更广泛、更长远的愿景,同时也面临着先进技术应用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们是艺术家,城市是画布,我们有责任描绘出梦想中的智慧城市。感谢天津大学举办此次研讨会,聚焦前沿领域,为中国和东盟专家学者围绕建设可持续、包容的智慧城市搭建了知识共享与合作平台,共同致力于为中国和东盟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李健参赞表示,去年中国与印尼庆祝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十周年,同时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十年。印尼高度重视在此框架下的合作,两国在贸易、基础设施、教育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相信未来两国伙伴关系必将蓬勃发展,互利共赢。维持两国伙伴关系的一个重要基础是牢固的民间交流,很高兴看到天津大学在内的中国高校与印尼多所高校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此次研讨会也将有助于发展和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学术和产业的合作。
随后,两位特邀嘉宾就可持续发展相关议题做主旨报告。其中,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院士王亚平报告题目为“亚洲的城市化与不平等以及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澳门科技大学讲座教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李宗津报告题目为“混凝土材料的可持续发展”。
开幕式后,与会专家学者就 “低碳智慧建成环境”和“未来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安全、可持续”专题进行研讨,分别由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和建工学院主办。来自中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英国等共计13位专家相继做专题报告。
会议期间,中国-东盟工科大学联盟召开了2023年联盟大会。各联盟院校代表就本校提升联盟成员间人才流动的思路和方案进行了展示和交流,分享了丰富的项目资源和合作计划,并对未来十年的发展表示充满期待和信心。会议就联盟观察员转为正式成员、选举2024年轮值主席等事宜进行了讨论和表决。